從“高科技”到“村域小城 共富范本” 寫在花園村二十年后蟬聯“十大名村”殊榮之際
從“高科技”到“村域小城 共富范本”
寫在花園村二十年后蟬聯“十大名村”殊榮之際
12平方公里的村域面積上,6.5萬常住人口在此安居樂業,3050家個私工商戶遍地開花,村民人均年收入達18.2萬元……這里是中國第一村、農村第一城、共富第一村——花園村,一個名副其實的“村域小城 共富范本”。
前不久,在2025第三屆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大會開幕式上,村莊影響力(CPPC指數)課題組結題發布2024/2025村莊影響力(CPPC指數)暨十大名村研究成果。【村域小城 共富范本】浙江省東陽市南馬鎮花園村,以CPPC96.52的成績居榜首,再度榮登全國第一。
同時,課題組把花園村以及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大寨村、安徽省鳳陽縣小溪河鎮小崗村、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、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華西新市村、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航民村、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、江蘇省江陰市夏港街道長江村、河南省臨潁縣城關鎮南街村、四川省彭州市龍門鎮寶山村等村莊影響力(CPPC指數)前十的村莊,單列為2025“十大名村”典型索例,這標志著花園村二十年后蟬聯“十大名村”。
早在2005年的第五屆全國“村長”論壇上,花園村就以“高科技”品牌首次獲評“中國十大名村”,當時評選聚焦的是村莊經濟發展成就,涵蓋農村改革、集體經濟、生態旅游、科技創新等不同發展模式。二十年來,花園村以實施“千萬工程”為契機,不斷突破自我,不斷跨越蝶變,從當年的“高科技興村”到如今的“村域小城 共富范本”,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。
“千萬工程”開啟花園新征程。2003年6月11日,“千萬工程”啟動后第六天,時任浙江省委書記、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習近平就蒞臨花園村考察,高度評價花園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并稱贊“花園真好”,要求先富起來的花園村做好帶頭示范,帶動更多的村莊共同富裕。20多年來,花園人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,在領頭人邵欽祥帶領下,堅定立足農村干事創業的信心,經過2004年10月和2017年3月兩次“一村并九村”,通過“先富帶后富、強村幫弱村、共富更要共享”方式,帶領18個村深入推進實施“千萬工程”,成為了美麗鄉村示范村、鄉村振興樣板村、未來鄉村優秀村、共同富裕先行村。如今,浙江省“千萬工程”展示館就坐落在花園村。
“千萬工程”實施以來,是花園村發展變化最大、經濟發展最好、產業提升最快的二十多年。20多年來,花園村堅持工業強村,帶動農民先富起來;堅持以生態宜居為基礎,讓村民安居樂業;堅持普惠共享,高標準建設“村域小城市”;堅持以治理有效為保障,黨員干部帶頭“奉獻、公正、公平、公開”;堅持深化改革試點,實現高質量共同富裕,完成從小到大、從弱到強、從村到城的華麗轉型,走出一條“以工強村、以商興村、全面振興、共同富裕”的特色之路。
特別是近年來,花園村積極抓住全省唯一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、首個“村域小城市”培育試點等機遇,深入實施“千萬工程”,堅持黨建、經濟、社會、文化、生態齊抓共建,實現了居住環境城市化、要素配置合理化、公共服務均等化、產業發展融合化、社會治理數字化。2023年8月,花園村在村莊影響力(CPPC指數)課題組結題發布的《2022/2023村莊影響力(CPPC指數)重點名錄研究報告》中首次榮登全國第一。
“千萬工程”的實施,促進花園產業格局實現了從單一傳統產業到以高科技產業為主導、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配套發展的轉變,形成了生物與醫藥、新能源與新材料、紅木家具與木制品、新建材與建筑、文化旅游與教育衛生等五大主導產業,企業競爭力和創新力不斷增強,全村目前擁有上市企業(含被收購)2家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9家、省級以上“專精特新”企業8家,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16個,讓村民實現了就業不出村、就醫不出村、就學不出村、辦事不出村、金融不出村、旅游不出村等。2024年,花園村實現營業收入786億元,村民人均年收入18.2萬元。
據介紹,村莊影響力(CPPC指數)課題組由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研究室、科普與創新專業委員會指導,中商產業研究院、中商情報網提供數據支持,而村莊影響力(CPPC指數)是國內評價村莊發展的權威指標之一,涵蓋村莊發展、共富、生態、融治、文明、口碑六項核心指標,權重分別為20%、20%、15%、15%、15%、15%,通過千余個村莊樣本對標評價產生結果。

